1

家长应该如何看待比赛?

是比赛就会有输赢,每个人都有好胜的心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所有孩子中最棒的存在,是荣登领奖台最高位置的那一个。

但是如果家长把胜败看做第一位,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孩子们比谁都清楚,自己“输赢”的结果,父母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所以孩子“怕输”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大人。

相反,如果家长更看重孩子在比赛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让孩子没有任何包袱得享受比赛,那么不管输赢,他们都是比赛的“赢家”。

因为孩子参加比赛不只是证书、名次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每一次成长前进的一点一滴,这远远胜过了所谓的冠军。

2

孩子参加比赛的意义是什么?

1、克服表演恐惧,锻炼孩子胆量

参加比赛,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的胆量会大一些,表达能力会强一些。

我们鼓励并支持孩子参加比赛不是为了让孩子去拿什么奖状回来,而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让孩子站在“万人中央”,面对台下不同的眼神、表情,逐渐战胜内心的恐惧,提高自己的胆量,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将来面对公众,坦然镇静的心态!

2、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领会到比赛精神的孩子,就会特别认真地对待自己面临的比赛。他们会为了提高成绩而主动、积极地准备和练习,这自然有利于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凡是孩子比赛中表演过的内容,都会记得分外清楚,这也不失为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好办法。

3、挫折教育的最好方法

想要孩子快速提升抗压性,那就来一场比赛吧。

在比赛活动中,总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发挥出错的或本身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让孩子自己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让他面对努力之后还是输的结果,以激发他的好战心、不服输的精神!这也是他人生中不可逃避的一课。

4、学会欣赏他人

比赛过程是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优秀的同龄人,要让孩子学会欣赏。

技不如人是可以的,但需要告诉孩子不要嫉妒,也不要有失落感!借此机会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性和宽广的胸怀,这些经历也有利于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大度、善于理解人的人。

5、寻找不足、保持优秀的一面

比赛是一面镜子,可以暴露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即使再好的成绩也会有不足之处,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自己优秀的地方,不足的地方要改进,优秀的一面也要让孩子保持,逐步完善,以此教育孩子戒骄戒躁、永无止境的事物规律。

6、让孩子得到肯定、塑造自信的心态

当然,如果在比赛过程中,孩子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肯定与鼓励。分享荣誉,会让孩子有一定成就感,成就感的产生,就是自信心产生的开始。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必须具备的和保持的一种积极的心态。

7、开阔视野,丰富阅历

参加任何性质的比赛都能增长孩子的知识面,扩展孩子的见识和沟通能力。孩子在参与比赛中体验不同的感受,这些阅历、经历,丰富了孩子眼中的世界,为塑造自己的人生观起到引导的作用。

3

孩子参加比赛后,家长该怎么做?

1、孩子失败后给予安慰

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进行比赛的时候,如果失败了,家长一定要及时安慰孩子。比如告诉孩子“失败也有奖励”或者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

此外,也要引导孩子在失败之后要学会思考,找到自己与对手的差距,并且鼓励孩子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成功。

2、孩子胜利后给予鼓励

孩子获得比赛胜利后,心里一定非常雀跃,此时,请家长不要吝啬你的鼓励,竖起你的大拇指为孩子点赞。以便给他更大的勇气,让他继续前进努力下去,因为他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这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也要很严谨得告诉孩子不要骄傲,可以引导孩子重新制定新目标,继续努力。

3、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爱。所以,当孩子从台上下来站在您面前时,不论输赢,请您先给他一个肯定的拥抱!

觉得有用点这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