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脚步如潮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洒在黄河风情线上
兰州马拉松的赛道早已被热情点燃
这里没有职业与业余的界限
只有心跳同频的奔跑者
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的宣战
每一程,都在书写平凡人的非凡史诗
2025兰马开跑在即
让我们重温
那些跃动在赛道上的动人篇章……
今年4月19日
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
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
这是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地的
20家机器人团队参赛
与跑步爱好者一起
在21.0975公里长的赛道上一决胜负
天工机器人一马当先冲线完赛
夺得冠军
全程用时约2小时40分
“天工”大步奔跑
“小顽童”紧追不舍
“旋风小子”超级努力
还有戴“防晒帽”比赛的机器人……
他们在赛道上各显神通
当人形机器人跨越马拉松的终点线
智能时代的产业马拉松才刚刚鸣枪
机器人在马拉松赛场的每一步
都是科技迈出的一大步
更多人形机器人在竞技场上你追我赶
新兴产业的马拉松赛道将越跑越宽
当中国机器人军团
开启了“科技马拉松”的新纪元人类跑者也在不断地
在马拉松赛道上突破自我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1日凌晨
2024巴黎奥运会大众组马拉松
中国姑娘黄雪梅
以2小时41分03秒的成绩完赛
获得女子组第一名
“90后”的她是一名银行程序员
上高中时就喜欢绕着学校跑几圈
也是从那时起有了跑步的习惯
上大学后她加入学校的定向越野队
逐渐爱上长跑
工作之余
黄雪梅把所有时间投入到了跑步中
这些年黄雪梅不断刷新个人成绩
她曾在2023北京马拉松赛中
获得国际女子第七名、国内女子第三名
在2024厦门马拉松赛中
获得国内女子第二名
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32分16秒
白天写程序
业余时间练习跑步
这样的节奏使黄雪梅
在工作中变得更加专注
近几年
黄雪梅在程序员
和参赛选手的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她也变得越来越自律
35岁的快递小哥栾玉帅
也是2024巴黎奥运会马拉松大众组
4万名幸运儿之一
栾玉帅和马拉松的缘分开始于2017年
那年,在公司的组织下
他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
从此便彻底爱上了跑步
2021年4月24日
北京半程马拉松开跑栾玉帅以1小时10分31秒的成绩
跑完约21公里路程
夺得男子组第5名
在非职业运动员中排名第一
“感谢马拉松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认识了全新的自己
我很享受这种奔跑的感觉”
栾玉帅参加2020南京马拉松
栾玉帅参加2020太原马拉松
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后
栾玉帅更加注重
训练奔跑速度和耐力
即使每天工作再辛苦
下班后他也会去跑上十几公里
为了训练肌肉力量
平时送货时
他还在腿上绑着沙袋爬楼
在跑步过程中他还收获了爱情
2023年刚刚领证结婚
迄今为止
栾玉帅已经参加了40多场马拉松赛事
其中个人最好成绩是
在2020年南京马拉松赛上
创造的2小时25分55秒
他报名2024巴黎奥运会大众组
并如愿“中签”
是对马拉松的这份热爱
让他跑进了奥运会
截至2025年5月
中国男子马拉松全国纪录保持者为何杰
他在2024年无锡马拉松中
以2小时06分57秒的成绩刷新纪录
这一成绩打破了此前由杨绍辉
在2023年福冈马拉松中
创造的2小时07分09秒的纪录
2024年3月24日,冠军何杰(中)、亚军杨绍辉(左)和季军桑吉东知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一站)男子组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何杰在肯尼亚训练。何杰供图
女子全国纪录由孙英杰保持
她在2003年北京马拉松
跑出2小时19分39秒的成绩
至今尚未被打破
2003年10月19日,孙英杰夺得2003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女子组冠军。新华社记者郭勇摄
2023年芝加哥马拉松赛中
23岁的肯尼亚名将基普图姆
以2小时0分35秒的成绩完赛
创造新的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
基普图姆成为史上第一位
在正式比赛中突破
2小时01分的马拉松运动员
他将基普乔格2小时1分9秒的
世界纪录提升了34秒其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基普图姆出生于1999年12月2日
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符合纪录的比赛中
跑完马拉松时间
不到两小时零一分钟的运动员
2024年2月11日基普图姆因车祸去世
年仅24岁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3日
在2024年芝加哥马拉松比赛中
30岁的肯尼亚选手鲁斯·切普格蒂奇
以2小时09分56秒
打破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
她将此前的纪录提升了近2分钟
她也成为首位全马跑进
2小时10分钟以内的女性
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赛场
35岁的巴西老将利马
在最后7公里领先意大利选手47秒
金牌近在咫尺赛道酷热险峻令众将却步
唯独他如孤勇者般冲破极限
命运的转折猝然降临
患有精神疾病的爱尔兰人科·霍兰
突然冲出人群
将利马猛推至路旁
尽管观众协助他20秒内重返赛道
但骤停打乱了呼吸节奏
最终他以2小时12分11秒憾获铜牌
面对爱尔兰政府的致歉
这位泛美运动会三届冠军淡然道:
“铜牌的喜悦已胜过所有怨恨。”那年,他已经是一位35岁的老将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
国际奥委会向他颁发了一枚
以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
命名的奖牌
表彰他“公平竞争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出色表现”
2016年
奥运会第一次来到了南美
来到了巴西
在自己的家乡
在著名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内
47岁的利马站在了主火炬旁
这是体育赋予他的最高荣誉
利马用他的宽容大度获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奥运史上的许多冠军已被遗忘
但有个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名
却成为奥运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他就是坦桑尼亚选手
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
阿赫瓦里
是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坦桑尼亚选手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
男子马拉松赛
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
被挤倒又遭踏伤
他拖着被踩穿孔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
坚持跑完了全程
当记者问他:
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下去?
他留下了经典话语:“我的祖国
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
不是让我开始比赛
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等他跑到体育场内
比赛已经结束了一个小时
在观众的鼓励下,阿赫瓦里拖着伤腿
顶着满天星星
走入了专门为他
打开灯光的阿兹特克体育场
几乎是一步一步蹭到了终点线
这一刻
在场所有的观众和工作人员全体起立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一幕后来被人们奉为
“奥林匹克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幕”
2008年4月13日
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
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70岁的阿赫瓦里受邀参加火炬传递
1932年8月7日
埃塞俄比亚牧羊少年阿贝贝·比基拉诞生
命运的齿轮
在他目睹皇家卫队训练时转动
加入近卫军后
其长跑天赋被瑞典教练尼斯卡宁发掘
1960年罗马奥运会前夜
他的跑鞋意外破损
他毅然赤足踏上赛道
以2:15:16.2的成绩
冲过君士坦丁凯旋门的终点线
破世界纪录夺金
成为首位非洲奥运冠军
四年后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
比基拉阑尾切除术后仅40天
脚踩跑鞋再战
最终以2:12:11卫冕
成为奥运史上首位蝉联马拉松金牌的选手
这位传奇人物燃亮了马拉松这项运动的未来
为世界展现了东非长跑的辉煌
让我们把镜头再拉回兰州
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热爱马拉松的人
今年76岁的雷泽远
是兰州市靖远路街道九州创城社区居民
也是一名老党员
他酷爱运动
每天跑步或走快路3万步左右
从2014年开始
他累计参加全国各地线上下线马拉松
及各种体育赛事145次
兰州马拉松更是一次也没有落下过
体育运动让雷泽远充满活力
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他说:“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很珍贵
只要有梦想就去努力实现
坚持就是胜利
马拉松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2024年5月26日
来自福建厦门的李清模
个人第200场官方全马赛事
在兰马的赛道上得以实现
2014年李清模第一次来兰州参加马拉松
平头、赤脚,脚腕系着一对平安铃
使他在当年的兰马赛道上非常引人注目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程赤脚跑马拉松的选手
“赤脚大仙”的名号也不胫而走
2018年兰马赋予了李清模荣光
他成为“百马跑者”之一
幸运地收获了一枚兰马组委会
专为完成100场马拉松全程选手
颁发的100克纯金奖牌
他也得到了“百马王子”的称誉
这一年,李清模50岁
提前10年完成了他在2014年兰马许下的心愿
马拉松改变了李清模的人生轨迹
不仅增强体质
更让他领悟到"坚韧不拔"的运动精神
他曾在绍兴马拉松三度施救猝倒跑者
始终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
“人生如马拉松,追梦路上皆是风景"
虽年近花甲
他仍计划继续奔跑
用脚步丈量不同城市
这些故事背后
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多元表达
它不仅是竞速
更是热爱、坚持、包容和信仰
是对生命潜能的无尽探索今天的马拉松从未如此鲜活
相关链接——
2025兰马特邀精英选手有66名(最终名单和数据以当日实际参赛数据为准)。
外籍男选手中,成绩最好的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格塔内·莫拉·塔米尔,个人最佳是2019年迪拜马拉松跑出的2小时03分34秒。
外籍女选手中,成绩最好的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德吉图·阿齐梅拉夫·阿西雷斯,个人最佳成绩为2小时17分58秒。
中国籍选手中,男选手成绩最好的是青海小伙贾俄仁加,个人最佳成绩为2小时08分32秒。在2024兰马中,贾俄跑出了2小时14分33秒的不俗成绩。同时,尹顺金、桑吉东知、粟国雄、高成亮等名将也均在兰马中国籍特邀选手名单中。
女选手成绩最好的是甘肃本土小将邓书佳,个人最佳成绩为2小时31分32秒。邓书佳的个人最佳成绩是2023年无锡马拉松跑出的2小时31分32秒。去年兰马,她跑出了2小时43分25秒,无缘领奖台的她今年将向着领奖台再次发起冲击。另外,焦安静、王敏、周昊等3位中国女将也在名单中。
5月25日
2025兰州马拉松
将再度点燃黄河之滨的激情
来自天南海北的4万名跑者们
将用脚步丈量亚高原最美黄金赛道
尽情展现奔跑的飒爽英姿
来源:甘肃发布综合新甘肃客户端、央视新闻、央视体育、人民日报、中国兰州网、兰州马拉松等
原标题:《啥比赛?这么有年头,还有这么多好故事》